三月的一天,随心翻阅了一下携程网近郊游,无意中打开大明山特价二日游99元链接。99元包车费、包住宿、包门票,还等什么呢?于QQ上,弱弱地问了下苏菲卫,没料想,她一口答应。我倒怕有点变化,毕竟这二日游是安排在星期天与星期一,待占用她星期一的上班时间,她说可以啊!请假一天,随后给她携程网的链接,她说行呀,这么坚决,让人放心了!
人生有种料想不到的“缘分”?待回想起:冥冥之中与临安的缘分还真是有点说不清,道不明。
之前的一次次临安之行,还真没感觉到有什么不同,直到此次活动报了名后,有种异样念头:临安,除了上海之外,是我去过最多的地方,甚至超越了我的家乡—无锡。
穿越大明山,属于初级驴友的入门级别。
前些年驴友们无数次奔赴大明山。当然驴友是那种需背负重装,脚踩泥土,穿梭蜿蜒的山道,迂回曲折的田埂,来完成大明山的穿越。一次次看到了驴友们的招募,一次次害怕放弃了参与,不晓得那些驴友们,在穿越过程中是否看到了(除了千亩草甸)大明山的那些景色,毕竟驴友们用徒步来丈量山地,此山岗上,那山坡下,他们是否越过了龙门飞渡的悬桥,是否见识到幽静的如意谷呢?
大明山,地处临安西面,近邻昌化,北望天目山,南倚黄山,犹如一条巨龙俯卧群山峰林间,夹于植被丰富的南北山脉之中。大明山正是处于这样的地理位置,或为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所看中,自小天当盖被地当床的生活,练就一身耐苦的本领,开荒、屯兵、不经意间戏出人生,掀开大明王朝270年的画卷!
由香港著名养生专家,道家弟子朱鹤亭老人亲自为大明山题字,镌刻在金山石上。金山石属石材中一种,比普通石材上档子,易保存,因抗水能力强,不易风化而备受老人们的喜欢,留作后用。
进了景区,分成二列队伍的通道,一列是步行上山,一列是乘坐缆车上山。我们选择的是乘缆车上,之后步行下山。明智的选择!
大明山指示牌真心清楚。正是靠着景区指示牌,一路走过了大明湖、万米矿坑岩洞等,朝着千亩草甸方向走去。
洞外淅淅沥沥下着中雨,雨水渗着岩体缝隙嘀嗒嘀嗒坠下,要不探过身子朝外张望,追寻充满的好奇心,人类就是这样!两座山体耸立着相互凝视,如同二个人面对面默默深情凝望对方,颇有情谊!
神来之光,不是天然而成,而是采矿留下的遗迹。原先此处有条矿脉,矿工在这里开采钨矿,等钨矿开采完了,也就留下了这样的间隙。
因是雨天雾天,顺着脚步踏上木梯,没能朝右侧明妃七峰走去,最后的终点还是龙门峡口。山路就是这样,顾此失彼,只顾了这个,却丢了那个,如两者兼顾,这种体力活却由不得我。
走过万米岩洞,再来一个月洞穿行,这洞,那洞,试想一下:会不会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深挖洞,广积粮那个年代的产物?联想到小时候跟着大人去公共花园里挖泥土,用居委会发放每户一个砖块模子做砖块,按一家一户人数上交砖块数,只需把做好砖块送至就地简易砖窑烧制砖块,按砖块数量缴纳烧制钱,烧制好的砖块归居委管理。那时候,全国居民人口数量为七亿。如今的上海留下不少防空洞,以后统归市、区民防办管理。如今,本人动手能手或许是那时候留下的。
龙门飞渡索桥,长58米,距离地面48米,走道两端是铁丝网护栏,踏板是防水结构木质板。半道上,随着来回人流的脚步,索桥来回晃动地厉害,身子不由自主一起随桥晃动,可就没那高空凌云当步的绝世武功。这时候,要有点胆量,否则无法走过去,此地海拔1100米。我的同伴看桥面晃动的厉害,终没能前行,止步于此。待我到彼地,也只能放弃了登顶的计划,千亩草甸眼睁睁错过。听登顶人的说:就是登顶也看不到草甸,因为雾天雾地一片世界。
此地的大明山三字比景区门口大明山更有直观感受,仙人、仙地、仙境,白云深处有人家。一派仙风之气象,领受道骨之精髓。
待龙门飞渡之后,朝惊马岗方向而去,这是下山必经之路。又来一个水帘洞,大明山的岩洞、隧洞、山洞,洞洞不少。
书法家启功的题字:东南秀色。
其实,此处的大明山更为清幽,峰林叠嶂,岩壁披上薄雾烟纱,为山色添彩,为峭壁生辉。一路上,人烟稀少,估计大伙儿多数从索道下,单程索道50元,来回双程索道80元,双程索道为多数人所选择,尤为中老年人。
走下石阶,一颗参天奇树映入眼帘,似松树非松树,大片、大片与众不同的树叶,叶儿如盖似翠绿屏障,树干粗壮如苍劲挺拔,见证了大明山不屈不饶几百年来的世态变迁。
一看介绍,此树取名为娘娘树(皇后树),后人对朱元璋的原配马皇后称颂有佳,如有微词,唯一大脚,可到了如今,女子大脚不是过,更不是罪!
游走山水之间,极目苍穹之处。
此石上的明字,左边的日字旁是目字。从前书写明的字体,是目字旁的“目月”,取双目为明之意。
到了赏梅亭,已是四点过后,景区的工作人员忙于下班前的打扫,今天的辛勤劳作,为了明天更好地为游客服务;以干净、整洁的大明山面貌呈现在游客的面前!
风景这边独好,最是辛苦清洁人!
眺望远处,群山被一团团云雾簇拥着,被一层层云团缭绕着,山色颇有飘飘欲仙之仙界,更增添了大明山几分神秘之感!
假日之星酒店,距离玲珑山一刻钟路程。玲珑山,早晚时段成了附近居民晨练、暮练、街舞的场所。酒店,什么都不错,房间绰绰有余,简洁整齐,早餐丰富有加,十元/人。就是来了大批客人,热水却供应不上。待我们十点回到住处,没了热水,结果是可想而知。
安顿好酒店之后,同伴说是要尝尝农家菜。在钱王大街上找个家酒家,只因为这家酒家内宾朋满座,人声鼎沸。进店后,一楼都没空位,随一老板娘模样的人上二楼。二楼,同样座无虚席,找了个角落里坐下。
在二楼遇上同车的游客,他们正尽心开怀,畅所欲谈,原先他们领先于我们一步。他们介绍说是鱼头汤不错,之后下楼点菜时,听从他们的建议!等点好菜后,脚步不听使唤,不便上二楼,只等一楼客人离席就坐。